我說一個故事,根據《本生經》,古時候有一位叫做加達巴
若塔(Jada Bharata)的聖人,他累世修行,有一世已經非常接
近三摩地。一天他在河邊打坐,睜開眼睛時見到有一頭鹿因
為逃避老虎而跳入河中。原來那是一頭懷有身孕的母鹿,母
鹿奮力從對岸游到巴若塔這邊,在岸邊誕下一頭子鹿後就死
了。於是巴若塔收養了子鹿,視之猶如自己的孩子。他時刻
都把小鹿放在心上,不但打坐時會為小鹿操心,臨終時心中
還是惦念著他收養的鹿。因為他還有東西放不開,所以這一
世他到死都無法得解脫。據說到了下一世,他出世發現自己
居然投胎成為鹿,明白到自己前一世的執著,就一心向神。
到了再下一世,終於證悟最終三摩地成道。
成道後某一天,他坐在路旁。當時有一位殘暴的國王正好乘著大轎經過,其中一名轎夫忽然發病無法抬轎,國王的侍從就命令這位坐在路邊的人來抬轎。巴若塔默默地順從,但是他的步伐跟其他的轎夫無法協調,使得轎子失去平衡。國王氣得跳下轎字向他問罪。巴若塔完全無懼,神情依舊漠然。國王驚覺到這是一位聖人,就向他陪罪,表示自己不該出言不遜,污辱這樣一位聖人,希望他沒有因為抬轎子而累到。巴若塔說了一長串話,「是誰污辱了誰?本我是不言語的,原物哪會說話,有誰在說話?本我恆自純淨、恆自智慧、恆自無礙,所以哪有誰被污辱,是誰會累?身體是無覺的,物不會累,本我沒有累與不累。所以,皇上,請講清楚你所使用的字眼是什麼意義。」等等、等等。國王聽了大悟,人生從此改變。
這個故事的寓意是,我們應該用同樣的道理來檢視、乃至於質疑自己的每個決定、每種情緒感觸、每種反應、每個行為。當你開始這樣子自我反省,例如走路時、搭車時都去思考琢磨,質疑自己,你的人生就會變得不同。但,前提是,你要先建立一個自己深信不疑的基本人生觀、基本的生命哲學。如果沒有先建立這樣一個中心思想,你的自省就會沒有方向,就沒有依歸,只會造成困擾。
~斯瓦米韋達:「數論哲學略講」,載於《瑜伽經第一篇講記》
~譯者:石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